高质量建好高标准农田 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莅新调研指示精神报道之六
三夏流火, 田野愈发葱郁,今年我市的秋田耕作画卷美过以往任何一年,放眼望去,处处都是生花妙笔。数个高标准农田区域服务中心、上千台高效节水灌溉设备把一个个万亩方联成一体,服务中心云平台准确汇集并及时发布天气、墒情、病虫害等信息,固定式的、伸缩式的、卷盘式的喷灌和滴灌,让上百万亩庄稼恰到好处地饱饮肥水、把小病变无病。农田有了“智慧大脑”,手机成了“新农具”,让我市广大农民群众对“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这个大课题充满了信心。
7月5日,省委书记楼阳生莅临平原示范区调研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听取我市运用市场化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询问智慧农业建设的具体做法,对我市引入国企参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采取集采集供方式有效节本降费、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灌溉装备产业发展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楼阳生书记指出:“要健全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依据地域地形、土壤结构、灌溉条件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节本降费、提质增效,稳步提升耕地地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2年8月以来,我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作为实施中原农谷战略的基础工程去抓,聚全市之力,在中原农谷“一核三区”范围内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我市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依托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区位优势,聘请农灌所5位博士专家分包县(市、区),一对一开展设计指导。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省级规定,充分结合群众需求,对项目地块开展实地勘测,确保项目设计“接地气、可操作”,示范区内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全覆盖,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用水效率,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创新模式,高效推进。我市积极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新格局,采取EPC模式建设,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时间节点,层层压实责任,并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灌溉设施设备进行集采集供,有效节本降费,创造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乡速度”,树立了“新乡标杆”。今年4月1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省长王凯对我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家有关部委与各省、市、县有关部门到我市调研学习达140余批次。
健全体系,提升地力。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同步推进农田水利、科技研发、良种繁育、土肥监测、病虫防控、农机装备、智慧农业七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编制《新乡市高标准农田耕地地力提升工作指导意见》,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改良土壤结构,治理盐碱耕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项目建成后,耕地质量等级平均达到4级以上。
数字赋能,提“智”增效。推动“中原农谷”与“数智谷”融合发展,打造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农业数字化“智慧大脑”,实现“一个屏幕(智能终端)管理万亩良田”“一套农事管理系统服务百万亩良田”,全面提升全链条服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新乡县种粮大户马有永表示,以前浇地需要人在地里盯着,一个人一天也浇不了几亩地,现在打开手机“智慧农业”APP就能看到哪块地需要浇水,轻轻一点,节水灌溉设备自动高效灌溉,节水还节省劳动力。
延伸链条,产业振兴。通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探索发展“四方两园”模式,打造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实现农灌所先进灌溉技术就地转化。产业园区内引进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10余家,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极大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实现了以高标准农田项目换灌溉装备产业落地生根,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系统推进,融合发展。树立系统思维,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基础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与建设和美乡村相结合,实现农田路网、林网、水网、电网、互联网“五网融合”,带动美化村庄260余个,道路提升260多公里,绿化补植树木21万余株,拓展农田承载功能,绘就“村在田里、田在村间”的乡村美景。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文亮表示,楼阳生书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把脉定向,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楼阳生书记调研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进一步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力争取得更大、更多、更好的成绩。今年,我市全力实施4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将按照“引入国企参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实施路径,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核心,严格遵守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采取集采集供、节本降费等措施,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工作推向新的台阶,形成更多更好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乡经验”“新乡模式”,以新乡之创造、新乡之精彩为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洪峰 实习生 赵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