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新乡日报
3月10日,距第46个“植树节”到来还有两天,“时代楷模”、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张连印2003年退休后回到家乡山西省左云县,饮风咽沙,倾尽所有,为家乡义务植树1.8万余亩,栽种205万余株,被称为“新时代的甘祖昌”“穿军装的杨善洲”。张连印逝世后,不少网友留言悼念,“绿化将军、青山传奇......一路走好”“实干家,绿化家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植树造林、绿化河山,不是哪一个人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是受益一时的冲动,而是造福千秋万代的美好。但是,植树造林并不容易,甚至是充满艰险和困难,即便对担任过军队高级干部的张连印而言,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荒山秃岭和尚头,有河四季无水流”,左云县位于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区,地处京津沙源风口,沙尘暴危害严重,植树种草成活率低,是张连印种树必须面对的困难。“瞎弄!咱村的荒山,几十年就没种活过树,你不要逞这个能,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当了那么多年官,年纪大该享清福了,咋想起种树这麻烦事?不种树咱们几辈辈不也过来了”“投入这么多,肯定是等树长大了赚钱”......村民们的不理解、不支持,是张连印种树必须面对的困难。种树的第二年,张连印在山坡上刚种下的几万株新苗,几乎被上山吃草的羊啃光了,也是张连印种树必须面对的困难。“军人的价值体现在战场,林地是我现在的战场,只要还能动,就不当逃兵”,这些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都被“不当逃兵”的张连印一一解决,昔日的荒山今日松涛阵阵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新乡,也有不少和张连印一样的绿化英雄,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一锹一镐的努力、一尺一寸的精进,染绿了牧野大地。上世纪60年代,全国绿化模范崔电亮辞去公社机械厂厂长职务,回到辉县南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上任就宣讲“山区要想富,必须多种树”的道理,几十年吃住在山上,经过艰苦奋斗,全村1万多亩荒山现已基本绿化,植被覆盖率已达85%。2017年,年近六旬的王建武放弃在国外的优越生活,到卫辉市狮豹头乡东沟村承包荒山,签下了“承包1000亩荒山,种植所有树木归东沟村集体所有”的协议,拿出毕生积蓄雇工人、租机械,凿石填土、背土上山,开荒造地、培育树苗,浇水施肥、日常管理,用手上厚厚的茧子和脸上黑红的皮肤,换来了荒山上的处处绿荫。这些默默无闻的绿化英雄,巍峨如太行,和张连印一样,都值得我们深深敬佩。
我们在表达敬佩的同时,也要多帮“张连印们”解决造林难题,以实际行动支持他们更好地做好造林护林工作。比如在林地经营权和收益权问题上,要通过法律形式和其他多种形式,使他们的权益得到全面彻底的保障,不能一见他们有收益就眼红,就“毁弃前约”;在信贷资金方面,要考虑到林业投资的长期性,创新金融产品,给予持续的、长期的、有保障的信贷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在道路、供排水、通信网络、防火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完善的支持绿化的设施体系;在林业科技方面,要主动靠前,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改善土壤,选择适宜树种,确保成活率,并形成近期中期长期能持续收益、林地林下空间能充分利用、种植观光采摘能实现多种收益的种植结构,利于他们滚动发展;在周边关系上,要帮助他们协调好和附近村民的关系,和睦共处,共享发展红利。要形成一种人人关心绿化的氛围,自觉为绿化作贡献,让绿色成为新乡发展的底色。
所有种树的人,最终都会成为一棵树,一棵让人仰望的树,一棵为世人带来缕缕清风的树,我们应为其适时培土、助其茁壮成长。
- 上一篇:国务院办公厅将对营商环境建设开展实地督查宜商新乡
- 下一篇:政府工作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