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展览馆,一张发黄的手稿清晰地记载了当时建场的任务:“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经验。”
1962年,原林业部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组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56年过去了,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续改革,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与建场前相比,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0%,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达202亿元。
现任场长刘海莹是塞罕坝的第12任场长。他告诉记者:“脚下这112万亩人工林,拥有近5亿株树木,如果一米一株排列,可以绕赤道12.5圈。”
生产技术之变
建场之初的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面积不断扩大,造林成活率极低。“干旱又寒冷,外调来的苗子因为路途远抽条抽干了,哪还能种得活?”塞罕坝林场首任技术副场长张启恩回忆说,“要想种活树,一定要自己育苗。”
于是,林场自建苗圃,攻克了高寒地区全光育苗技术难关,实现就地育苗。
1964年春季,机械造林战场在马蹄坑摆开,林场职工吃住在山上,大干两天两夜,造林688亩,当年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首创了国内针叶树机械造林成功的先例。50多年后,说起“奋战马蹄坑”的壮举,张启恩仍激动得老泪横流。
“马蹄坑大会战”正式拉开了塞罕坝大造林的序幕。通过对造林机械进行装配自动浇水装置、镇压滚交链式连接和毛毡式卡簧植苗夹3项技术改革,结合踩实、苗木扶正等人工措施,林场解决了机械造林所植苗木抗旱能力差、苗木周围培土挤压不实、机械伤苗等问题,将高寒地区机械造林成活率由不足40%提高到了95%以上。
“你看现在的亮兵台,那是阴河分场宋志和、王学权他们带领全场职工造的林,有十几万亩;三乡分场在东坝梁造林3万多亩;大唤起分场卢承亮、李兴源他们造林6万多亩;千层板分场董海与机务队联合作战造林5万亩。”塞罕坝老书记李信如数家珍。
从1962年建场到1982年,塞罕坝林场以大规模造林为主,一步步改革完善技术,超额完成建场时国家下达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原林业部评价塞罕坝造林成效为“两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
营林方式之变
20年时间,塞罕坝林场胜利实现建场4项任务。面对改革开放的更大机遇,林场向什么方向走?
改革生产方式、营造林模式,让林子长起来;改革经营方式和理念,让林子活起来。1983年,塞罕坝林场由造林期转入营林期,开始走“育、护、造、改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之路。
在育苗上,采用雪藏混沙拌种,播种覆土严格控制厚度,调节温度防高温伤苗和低温霜冻,防治立枯病、地下害虫危害,建立科学的苗木管理措施等办法,解决了落叶松种子处理、出苗和幼苗培育三大难题,满足了大面积造林对幼苗的需求,成功实行了自育自栽。
在人工造林上,创新了植苗工具、植苗法和苗木水分保养管理法。针对沙丘平坦地、阳坡沙丘、石质阳坡、积水和低温地、坝下阳坡不同立地条件,结合防冻、防风、幼抚、培育、栽植等相应措施,总结出了造林、保活的10个做法。
在营林上,始终坚持造林与抚育残破天然林并重,把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加速生长放在首位。对天然次生林采取综合抚育措施,及时疏伐选优定株,去小留大,去弯留直,去劣留优。
从1983年到1990年,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由123万立方米增加到254.5万立方米,实际增长量为131.5万立方米,占基数的106.9%,翻了一番。其间,总生长量为187.8万立方米,同期消耗量为29.9万立方米,占生长量的15.9%。
从1991年到2000年,林场活立木增加到544.5万立方米,增长量为270.1万立方米,占基数的98.4%,蓄积量又接近翻了一番。其间,总生长量是389万立方米,总消耗量为76.1万立方米,消耗量占生长量的19.6%。
“三分造、七分管”,营林是林场改革开放之后最大的生产任务。林场成立了专业化管理队伍,从防火治虫到间伐出材,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造林能成林,成林能成材。
抓护林。对从事护林的人员,定岗划片,严格奖惩办法。进入90年代,为防止苗木毁坏,又大面积架设围栏,搭建看护棚,加强对林地和宜林荒山的保护。
抓森林防火。在塞罕坝,护林防火已由人人有责的观念上升到全场生死存亡生命线的高度。建场50多年来无火情、无火灾,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改革开放40年间,塞罕坝人以只占河北2%的林地面积,培育了全省10%的森林蓄积,以国家累计1.9亿元的投资,创造了153亿元的森林资源价值。
发展理念之变
“这112万亩林子一年只要砍1万亩,我们林场的1700多名职工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过上好日子。”本可坐享“生态红利”的塞罕坝人,却从2012年开始,在经营方面“自断一臂”,将每年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减少对木材的依赖,塞罕坝人按照“利用森林而不破坏森林”的理念实现产业转型。
目前,林场建成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林场的绿化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全国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多的时候达到2000多万元。”塞罕坝林场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双说。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使塞罕坝成为绿色“聚宝盆”。
2012年开始,塞罕坝在苗木、旅游、风电等方面的年均收入近2亿元。2016年,林场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400多万元。如今,森林旅游、苗木等绿色产业收入已占林场总收入的50%以上。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塞罕坝林场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宣传推广。当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塞罕坝林场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新机制,将林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016年8月,塞罕坝林业碳汇项目首批国家核证减排量(CCER)获得国家发改委签发,成为华北地区首个在国家发改委注册成功并签发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国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2017年,塞罕坝的造林和营林碳汇项目经国家发改委备案,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8月7日,塞罕坝林场造林碳汇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北京兰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达成首笔交易。塞罕坝首批森林碳汇项目计入期为30年,预计产生净碳汇量470多万吨。按碳交易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如林场造林碳汇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全部实现交易,预计经济收益可超亿元。
56年来,几代塞罕坝人探索改革,深刻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今天的塞罕坝,已由一抹绿发展成一丛绿,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 上一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下一篇:森林旅游,源自森林的公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