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我省高温少雨天气持续,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持续发展,黄河以南地区农作物旱象明显,部分岗丘区“靠天收”农田农作物已因旱枯萎;南阳、三门峡个别村庄因旱已出现临时性吃水困难。根据省气象局预报,9月上旬前我省仍以分散性降雨为主,黄河以南地区旱情会持续发展。经会商研判,根据《河南省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省防指决定于8月19日11时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省防指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动员部署,扎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强化旱情监测会商调度,科学调配抗旱水源,全力做好抗旱灌溉;采取应急措施,及时解决临时性人畜饮水困难,统筹好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秋粮抗旱灌溉。同时,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防旱涝急转,加强短临预警和应急管控,重点做好强对流天气防御,严防局地短时强降水造成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坚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1680站、37℃以上覆盖1426站,均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2017年,分别为1762站和1443站),但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高温极值站数262站,已超过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
夏季以来(6月1日至8月15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2.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1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